我國鋼鐵企業已在地球紀錄創造者的歷史上,越走越遠,前十一個月粗鋼累計產量9.6159億噸,增長5.5%,按照11月平均日產計算,在12月14日,國內粗鋼產量已經累計突破10.02498億噸,預計將達到10.5億噸;鋼材前十一個月產量為12.02億噸,同比增長7%,全年將超過13億噸。
在關于鋼鐵的議論區里,很多小伙伴對于中國為什么要生產這么多的鋼感覺很驚訝,對于中國吃掉全球一半以上的鋼不認可,很多人甚至認為我們是進口高價鐵礦石出口低端粗鋼,實際上中國鋼材出口已經連續幾年下降了,最高時的2015年曾出口1.12億噸,進口1200萬噸,凈出口1億噸。按照2020年的數據來看,我們的凈出口最多不超過3000萬噸,10億噸以上的產量確實是中國這個大胃王吃掉的。
下面礦用工字鋼專家來帶大家普及一下這個常識:
鋼鐵主要的下游用鋼行業包括建筑、機械、汽車、造船等行業,其中建筑行業是用鋼的第一大戶,約占了整個鋼材消費量的55%左右。建筑行業又包括房地產項目和基建項目。房地產好理解,大概占了建筑總用量的四分之三,最主要的的是住宅?;椖縿t主要包括鐵路建設、交通建設和能源建設等?;ㄓ娩摰淖钪饕贩N是螺紋鋼(第一大類品種)和線材,大概占總量的40%左右,再加上各種型鋼,如角鋼、H邢鋼、鐵路用鋼等。
除建筑外,可以統一匯總到工業用鋼上面,比如機械、汽車、船舶和輕工家電行業。機械類占總量的13.5%,大概可以分為調質鋼、彈簧鋼、軸承鋼、超高強度鋼、滲碳用鋼、氮化用鋼、耐磨鋼和易切削鋼等。
汽車占比7%左右,包括鋼板、齒輪鋼、彈簧鋼、冷鐓鋼等,鋼材占汽車總重量比約為70%,其中,汽車板占52%左右。
其他的可能就比例小一些了,如造船行業2%左右,五金類1.4%左右,管道類1.5%左右,集裝箱行業1%左右。
算清楚了這個數據,再結合最新的前11個月行業增長情況,就可以說清楚,為什么會用到這么多鋼了。
礦用工字鋼專家根據統計局數據,幾個用鋼大戶企業,1-11月除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業下降1.4%外,其他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。比如房地產投資增長6.8%,基建投資增長1.1%;電器、機械制造業增長8.1%;汽車制造業增長6.3%;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%。
為什么我們在前半年沒有感覺這樣缺鋼鐵呢?因為受疫情影響,許多產業處于恢復期,而在進入下半年,特別是四季度后,投資、出口、工業增加值等指標連續回升,基本都超過了疫情前水平,比如11月房地產投資增長11.5%,汽車制造業增長11.1%;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.5%,電器、機械制造業增長18%;金屬切削機床、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5.7%和31.7%,發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39.6%;制造業出口因國外制造業恢復較慢,國內出口訂單也是大幅度提高。
實際需求的種種數據加起來,估計就超過粗鋼總體增長5.5%了,我們才會感到下半年鋼材的緊張,鋼材價格上漲也就自然而然了。